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2/3页)
的小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俞宇心明白他的骡子脾气,只有乖乖的让他牵,否则风暴会越扩越大。 看着纪博涛大方地牵起俞宇心的手,这几个员工,只能小小声地说:“不就是人资课的课长嘛。” “不对!”纪博涛狠狠地瞪过每张脸。“她是我太太,也就是我的老婆,你们可以喊她一声纪太太,我们还有一个读小一的女儿。” 这一下,像强烈台风来袭的岸边,掀起了巨狼狂涛。“怎么可能?!纪总不是单身吗?”有人还是不相信。 “信不信随便你们,还是要我将结婚证书公告周知?不要再让我听到任何攻击宇心的话,否则不用等到资遣,你们明天就不用来上班了!”纪博涛撂下狠话。 “博涛,”俞宇心摇摇头。“别这样。” “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不会感激在心,你乾脆工作辞一辞,回家带小孩算了。”纪博涛面对她,明显地降低了音调。 “我们的事私底下再谈,好吗?”她恳求著。 “我也一起走,这间公司就放著让它自生自灭好了!”他说著气话,眼神一一扫视过在场的同仁。 “纪总,对不起。”有人先说了抱歉。带著不满的嘴脸,还是得赶紧离开会议室。 接著,同仁们一个个说了抱歉,然后鱼贯地退出会议室;虽然心中不满,却是真的怕纪博涛丢下他们不管,为了饭碗著想,还是屈服在纪博涛的威仪下。 而刚刚还炮声隆隆的会议室,一下子便陷入寂静当中,纪博涛反手将会议室的门给关上。 “你宁愿受委屈,也不愿承认我们的关系?”他问得既苦涩又悲痛。 “不是的。”她连连摇头。 “当年你为了蒋秀珍,什么都不肯说,结果呢?”他双手扣住她的双肩,凝视著她。 “当年我们都太年轻,年轻到无法想太多,无法考虑到事情的严重性。”她说得很感慨。 “那现在呢?你已经快三十了,不能再用年轻当藉口。”他低声质问。 “公事公办。你要我怎么跟员工说?说我们曾经是夫妻、说我们已经离婚了、还是说你正打算跟我复合?”这要她怎么启口嘛。 “我管它的公事公办!我不要再低调,既然你开不了口,就由我来把事情闹得全公司都知道,这样你就不会再被流言所伤,这样你就不能再逃避这个既定的事实。”他完全的霸道。 “就算我们名正言顺,但别人还是认定我收受贿赂。”她全身像是xiele气的球,一点力气都使不上。 “那你有收贿吗?” “没有。” “那就对了。如果全诚的高层相信这莫须有的指控,那这种公司也不值得你付出了。” 他说得很有道理,只是她的心仍不安。“我怕拖累到薛总。” “别再替别的男人设想,有时你也要为我想一想,好不好?” “我…” 他的唇无预警地落了上来,她想避却避下掉,因为她整个人已被他的双臂紧紧圈抱住。 饼完年之后,他就没有再去她家。在公司时,也是完全跟她公事公办。 她是不是因为拒绝他的求婚而惹他生气了?所以他才会不理她,那子恩是不是又没爸爸了? 她总是胡思乱想,害自己整夜睡不安宁;八年的平静生活,全因为他的出现而扰乱一池春水。 他足足冷淡她一整个星期了,恋爱中那种不安、怀疑、忐忑、猜测的复杂心情,又回到了她身上。 他的吻是这么热切,抚平了她所有的情绪;曾经失去又再度拥有,她也以难得的热情,主动以舌尖挑动他的舌尖。 他刚刚在同仁面前护卫她的举动,大方宣布两人的关系,让她备受温暖和感动。这么个好男人,如果自己再度错失他,她一定会遗憾终身的。 她想天天跟他生活在一起,无论接下来会如何,只要他永远在她身边,就算受到天大的委屈,她都不想再放开他。 ************ 俞宇心和纪博涛的事被公开了,短短一天,就传遍了大陆台湾的所有分公司。 薛育淳闻声而来,看着发窘的俞宇心。 “传言都是真的。”俞宇心只好细说从头,从八年前那个她要当红娘却反而将红线牵到自己身上的故事说起。 “没想到你跟博涛曾是夫妻。”薛育淳还是一贯淡漠的表情,并没有责怪她的隐瞒,还说了一声恭喜。 “可是,我连累了你。”纸终究包不住火,她还是坦承了有关俞宇洁向沈风募款、最后被录了音的事。 没想到薛育淳不但没有生气,还扬起一张兴味的笑脸。“哦?那女人,实在是…” “实在是怎么样?”她问得很紧张。 “我竟然找不到形容词来形容她,她实在很另类。”薛育淳摇了头,有些无奈。 “薛总,我真的很抱歉。” “你不用放在心上。沈风若想用这件事来打压我们,他就大错特错了,我想你那位另类的大堂姐是不会放过沈风的。”薛育淳又恢复了一贯淡漠的表情。 “沈风的事,我决定交给博涛去处理,那是他们兄弟之间的事,我不想干涉。” 薛育淳认同她的作法,也觉得事情应该让纪博涛自己去解决。 只是,她有苦难言,除了薛育淳,她无法跟其他同事说明她和纪博涛是离婚夫妻的事实,只能假装她和他仍是一对夫妻。 这个假装让她在公事上是如鱼得水,纪博涛不再跟她针锋相对,反而挺身跟她站在一起;员工知道她是纪总的夫人后,也不再把她视作是来裁撤同仁的刽子手,反而对她必恭必敬。 还有另一件事挂在她心头上,沉甸甸的。 她竟然收到大学同学会的邀请函。没想到她足足晚了同届同学一年才毕业,在跟大学同学几乎全数失联的状况下,却在今年收到同学会的邀请函。 今年主办的同学,还辗转打听到了她的手机号码,亲自跟她通上电话,要她务必来参加这场认识十一周年的同学会。 十一年了呀,想当年天真烂漫的十八岁,让她在无知中伤透了好友的心;而接近三十岁的这一年,她应该要更成熟、更有智慧,那她是不是该去参加同学会? 这几年来,她从未探问过蒋秀珍的消息,怕探问的消息若传到蒋秀珍耳里,会引来蒋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