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变迁第一部 (第3/4页)
一民说:“穿走不要紧,说一声,免我浪费时间混找。” 谁知一民冷冷说:“你有那么多,少一双有什么关系。” 一青一听就呆住了。 这是什么话! 把人家的东西占为已有,不问自取,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词,倒转胡来黑白讲,怪受害人小器! 这个人还能理喻?还有什么兄妹之情,一叶知秋,从此不必多说。 所以一青从来不理一民的事。 此刻她感慨万千“真没想到当初穿走人家旧鞋的小女生今日可抖起来了。” “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宁欺白须翁,莫欺少年穷。” 一青仍然说:“这个社会充满传奇,这样一个女孩子如何抖起来的,真令人敬畏。” “你我在这十多年间也进步不少呀。” 但是季家姐妹是一步步向前走的,安步就班,小心翼翼,终于走到今天地步,她大气都不敢透一口,不要说是追跑赶跳碰了。 一青说:“弄得不好,她就是我上司的太座。” 一红笑“千万不要到大学去任职。” 当下两姐妹盘点一下数目,房子卖掉了,两人可分多少。 这是她们祖母近半个世纪来的财产。 老人家生前铁石心肠,无论哪个子孙有急用,硬是佯装不知,随得他们去张罗。 一青一红倒是从来没听父母抱怨过,随得老太太独门独户过日子。 只有一次,一红听父亲说:“放心,她不会捐给慈善机关。” 果然没有。 季家不是大家庭,人口再简单没有,但不知恁地,只要有人就有纷争。 一青老觉得两姐妹随便哪个一结婚,感情也势必疏远。 大嫂老在背后抱怨季家有两个老姑婆,专门虎视眈眈等分家产。 一红说:“这下子她一定气得不能言语。” “要不要拨一笔款子出来给两个孩子? 一青说:“我愿意负责大侄的大学学费。” “我出老二那份。” “没有用,她一样要怪祖母偏心。” 一红不说话,早几年她也有男朋友,来往经年,觉得非常投机,于是进一步打听人家家庭状况,一查之下,心凉了半截,从此疏远。 原来那位先生有一个已婚jiejie,不做事,与丈夫及两个孩子同住娘家,从来没打算过自立门户,一红不愿意同这样的人家发展下去,她也是个厉害脚色,那家的人力物力分明已叫女儿霸尽,再也没有资源腾得出给儿子,那样偏心,怎么做他们的媳妇? 一红并不想急急嫁人。 一青说:“最好夫家各人都有一定文化水准,一切烦恼都来自国民教育水平低落,读书少,心胸窄,什么奇形怪状的事都做得出来。” 第二天晚上,季家三兄妹还是见了面。 大家嘻嘻哈哈,唯唯诺诺,诚恳地说着虚伪话,反正只是三两个小时的事,不会太吃力。 一民脸色总是黑亮黑亮,两个孩子象他多一点,倒并不如大搜所希望的象姑姑。 他努力抽烟,沉默寡言。 大嫂看着一红身上的衬衫“很好看。” 一红心想,阁下倒是甘心数十年来一事无成,也不寻些副业做做,帮补家用,免得一家寒酸相。 凡事开头难,做做就会出身,不愿意熬,始终一事无成。 大嫂象是很看得开“房子好价钱。” 一青承认“是,走了运了,两干四百多一尺出手。” “虽说是小单位,也七个位数字,两位发了注小财。” “我们打算在温哥华置公寓,侄儿请随时过来,住下读书。” 大嫂却说:“他们打算去美国,我在美国有亲戚,况且,加拿大事事跟美国,不过是美国一个州罢了。” 一红还想说什么,被一青一个眼色制止。 一青并不想与大嫂讨论国际大事,即使有感想,她也还不致于要在此地发表。 一红开始明白为什么祖母要赌气。 吃到甜品,一民见到熟人,到隔壁台子去打招呼,大嫂忽然对一红说:“最近一两天,老有个女人打电话来找季一民。” 一红一怔,到底血浓于水,有什么事,还是同自己亲人说。 她笑答:“一民是老实人。” “那个女的,会不会是那个女的?” 那么暧昧的一句话,一青还是听懂了。 “你是指一民从前那个女朋友?” 大嫂点点头。 “不会的,”一红不加思索的说:“你放心,人家再也不会来烦一民,人家没有那么空。” 大嫂狐疑地上上下下打量一红“你怎么知道,你同她有联络?” 红小心翼翼地说:“我也只不过是凭猜想,过去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一民又不是才貌双全,腰缠万贯。” 大嫂点点头。 “那位打电话来的女士,恐怕只是人寿保险经纪之类。” “哎唷,说到人寿保险,你不知你大哥有多蠢,他竟然…” 一红心想,一民当然蠢,不蠢,怎么会同一个这样的女人无声无息地过活,只有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