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2/5页)
国纪念品。 有一只玻璃纸镇,半圆型,里面有间小小红色屋顶的小房子,把纸镇摇动,白色的碎屑在液体中搅动,像下雪,我称它为下雪的纸镇,自德国带回。 又有一串莱茵石的项链,因为掉了一粒,母亲将它给我玩,我爱把它垂在额前,扮作印度舞娘。 “承钰。” “很特别的名字。” 母亲不愿意再讨论下去“怎么办,惠,你背她出去。” “叫醒她。” “我来。” 抽屉里太多别的同龄女孩所没有的玩意儿,这是我所得到的。 我失去的呢?最令我纳闷的是,以后再也没有见过亲生爸爸。 不知他去了什么地方,同什么人在一起,有没有想念我。 完全不知道。 不过我仍然跟他的姓,我姓周。 母亲还帮我收集各类明信片,这使我小学时期在小同学面前地位崇高,每次带两三张回学校,告诉他们,巴黎圣母院以及埃及金字塔有什么特色。 我所有的,他们都可以看得到,我所没有的,他们不知道。 但自小朋友艳羡目光中,我获得快乐。 快乐有许多许多种,当我知道能够再见到付于心的时候,那快乐的感觉是真实的。 一日母亲说:“老傅回来了。” 惠叔问:“你怎么知道?” “他寄来一张明信片,说要住我们这里。小钰,这张甫士咕给你,自瑞士寄出来。惠,他在那边干什么?” “研究异性。” 我一时没有省悟明信片的主人是谁,只看见背后贴着张巨型七彩斑斓的邮票,心中已有点欢快,他写的是英文,但签名是中文,写着傅于琛,我信口念出来:傅子探。 惠叔笑“不不不,是傅于琛。” 岸于心! 我眼前亮起来。 母亲咕哝:“小钰你的中文程度差得很哇。” 惠叔说:“他们这一代是这样的了。” 母亲说:“他是否同伊利沙伯黄一起回来的呢。” “去年已经分手了。” “是吗,我从没听说过,你是哪里得来的消息?” “不知谁说的。” “他们住纽约也有一段长日子。” “如今傅老头死了,他也该回来了。” “当年,他对我有意思…” 惠叔不搭腔,嗤一声笑出来。 母亲恼“你笑什么,不相信?你有胆子问他去!” 我取起甫士卡退回房间。 我记得他。 他是那位善心的先生,在我最寂寞的时候陪我说话,给我吃东西,到最后,背我回家。 我把明信片后每一个英文字抄出来,有些可以辨认,有些不,然后查字典,所得结果如下: “…七月一日回来,暂留府上…物色…叙旧…遗嘱善待…再见。” 七月一日,还有两个星期。 届时他会发觉我已长大很多,并且不会在派对中瞌睡。 七月还没有来,母亲已经与惠叔生气。 另一位惠太太,要带着孩子回来度暑假。 他们已有多年没回来,惠叔兴奋,但母亲不。 她要他们三人去住酒店,惠叔不肯。 “这也是他们的家!” 另一位惠太太回娘家,但儿子们一定要同父亲团聚。 母亲非常非常生气,她甚至哭泣,但惠叔没有屈服,他们大声向对方呼喝,然后不说话。 他们像小孩子。 当大人像小孩的时候,小孩只得迅速长大。 我维持缄默。 快乐无事的日子,是否要从此结束? 母亲收拾行李,前往伦敦,惠叔并没有阻止她,只是说:“倦的时候,回来吧。” 母亲说:“我恨你。” 苞电影一样。 她提着箱子离去,跟往常那样,她没有想到我的境况。 她应该带我一起走,但或者她还会回来,届时才带我走,或是不走。 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她不让惠叔的儿子同他们父亲住。 毕竟我同惠叔一点关系都没有,也已住在这里好几年。 我变得很沉默很沉默。 当惠叔与付于心一起出现的时候,我没有期望中一半那么开心。 一见惠叔回来,我立即站起避入屏风后。 岸于心一脸胡髭,看上去有倦态,但眼睛十分明亮。 他问惠叔:“女主人呢?” “女人!”是惠叔的答案。 “怎么了?” “她出去旅行了。” “吵架?” 惠叔说:“不说这个,我替你备妥客房。” “谢谢。” “你同你父亲可有言归于好?” “老惠,我不问你的事,你也别问我的事。” “是是是。” “给我一杯白兰地。” 斟酒的声音。 “老惠,这是什么?这喝了会盲!” 惠叔尴尬地说:“在外头住这么多年,还嘴刁。” 两人哈哈笑起来。 我刚想躲进房间,付于心说话了。 “你一个人住?” “是。” “那小女孩呢?” “什么小女孩?” “喏,倩志的小女孩。” “喏,你指小钰。” “她还同你住吗?” “同。” “我可否见她?” “当然,陈妈,把小钰叫出来。” 女佣应了一声。 “她开心吗?” “谁?” “周承钰。” “我想还好吧,喂,老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