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2/6页)
收收声,不敢再开口。两人默行一会儿,他狐疑地看我一眼“怎么不说话了?同行几日,你很少这样。” 我朝他笑笑“天灾我懂,可是人祸呢?难道真有人如我刚才一般跑进去践踏破坏。” 他神情微愣,静默了会儿,淡淡一笑道:“人祸,…人祸。” 他微微摇了下头,顿了一会儿,仍浅浅笑着“南侵北伐年年不绝,…领土、失地…为了所谓的这些,连年征战,民不堪命,争来打去,不过是为了燕云十六州这个天然的防御线。” 这些麦苗我虽不认得,可是他话中含义我却是懂得的,所谓人祸,是指宋、契丹之间的征讨,契丹为了捍卫所谓的“领土”宋朝则是收复所谓的“失地”而这两者指的不过都是燕云十六州。 各朝各代中原与胡人之争,沿长城一线的险峻地形始终是以步兵为主的中原军队抗击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天然屏障,且长城要隘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雁门关等又恰好处在燕云十六州这一带。燕云十六州归契丹,实际上便是大宋北部边防几乎无险可守,契丹铁骑可随时纵横驰奔于繁华富庶的千里平原,昼夜即可饮马黄河。 正因为如此,大宋为了自保,对燕云十六州势在必得。而燕云十六州的富庶繁华,对契丹这个游牧民族国家来说,无异于是嘴边的大块肥rou,况且燕云十六州是儿皇帝石敬瑭甘心割让的,并非是掠夺大宋得来,再退一步来说,契丹国都已迁至燕京,无论如何,契丹也会力保。 他默默地走着,我静静地想着,一时之间两人都不发一言。 官道之上,大小马车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许是我身衫怪异,又或许是我们二人有别于走于道旁的农人,不时有人掀帘投以诧异目光,韩世奇不知想着什么竟浑然不觉。我虽觉不适,可是也不觉得有什么难为情,仍自顾左右张望,入目处的一切都令我新奇。 一辆马车自对面快速而来,在离我们两丈开外处勒马收缰,马车渐缓,并慢慢在韩世奇身边停下,驾车壮汉跃身而下,站在韩世奇身侧,微微垂首恭敬地道:“少爷,寒园已收拾妥当。” 韩世奇点点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淡声道:“你先回去。”那汉子微愣,快速瞟我一眼,上车驾马而去。 我呆站着,微张着嘴,原来燕京城内是这般景致,道路宽约十余丈且地面平坦,两侧廊檐相对、商铺林立,这是鬼叔叔、韩世奇他们口中所说被两国铁骑时而践踏的地方吗?还有街道上如棱的人流,是饱受战乱摧残的人吗? 韩世奇看着我瞠目结舌的样子,浅笑着轻摇头问:“觉得如何?” 我盯着前方店铺里进进出出的年青女子,未回头,回道:“这是经过四次战争的地方吗?为何还是如此繁荣,民众生活还是如此优越?” 身侧的他反问:“四次?” 我仍盯着那些提着物件出来的姑娘们,随口应道:“不是四次吗?石重贵北伐一次,柴荣率领水陆两军北伐算是第二次,赵光义继位后北伐两次,…难道我记错了…真是奇怪,…她们手中拿的什么,…” 我抬头看向那店铺“水润月妆”四个字映入眼帘,默默思量一阵,扭过头不解地问他:“‘水润月妆’,很怪的店名,里面卖些什么?” 韩世奇眸中惊讶之色一收,面色忽变冷肃,问:“你懂契丹文?” 我仔细地打量了下他的神色,他面上的虽然无一丝表情,但眸中神色却无法掩饰,的确有些不悦。 我袖中的双手绞在一起,迟疑地点点头“汉文、契丹文这两种,娘亲都教过我,…有什么不对吗?” 他面色舒缓了些,嘴角也现出丝笑意“你娘亲懂契丹文?” 我点头“我娘亲是契丹人,但我爹爹是汉人。”他点了点头。 提到娘亲,我心中一阵难受,不知道此时此刻娘亲在干什么?是满山遍野的找我?还是默默流泪为我担心? 不知枕头下我留下的信,娘亲发现了没有。心中忽然有些后悔,应该把信放在显眼处的。但是那天为什么就鬼使神差的塞在枕下,不就“蛮儿去寻面具回来,勿挂,会早日回来。”这几个字吗?放在桌上,即便娘亲早发现,也不知我去何处找,当然也不会追我回谷。 我回身向城门外望去,想念着千里开外的娘亲。眼角慢慢的开始有些湿润,心头也有些微酸。韩世奇见我如此,似是有些无措,负在背后的双手收回来,掸掸袖口,复又负天背后。 这么一来,我心中起伏涌动的伤感一下子被他的局促不安烫平了,咬唇默一会儿,待心情完全平静下来,冲他微微一笑。 他抿唇一笑,手遥指着铺子“果真是女孩子家,即便不知这是何处,也能一下子便对其行注目礼。这是燕京最大、品种最齐全的胭脂水粉、头饰腰花铺子,你若是有兴趣,可进去看看,我在外面等你。” 心中愣了下,有心想问他为何不进,但仔细一看,铺子里里外外还真没有男人,遂对他笑了下,拎起裙子,向店门小跑过去。 我心中正乐,却见正跨出门店的几位姑娘皱眉看着我,嘴角带着丝嘲弄瞥我一眼,然后一扬头,微带傲慢之色离去。我心中一动,打量一眼周围的女子,忙放慢脚步,学着她们如春风摆柳一般迈着碎步向店门走去。 背后韩世奇轻咳一声,我回头,他眉宇轻蹙,对我微微摇头,并掩口浅笑。 我皱皱鼻子,冲他一笑,长发向后一甩,转身向店门而去。 店里三侧均是柜台,正对着店门的那侧柜台全是盒子,应该是水粉胭脂,左侧是各色腰花,我遛着柜沿这么看过去,转到了右侧柜台。 一颗龙眼般大小的珍珠做成的吊坠映入眼帘,它放单独放在柜中央一个雕琢精巧的纯白色的玉制小盘中,闪闪生光。我心中微愣,慌忙摸自己腰间的荷包,它还在。 荷包里的吊坠本是娘亲首饰盒中的饰品,也是娘亲目前唯一完整的饰品。不知为何,娘亲从未戴过,我虽是很喜欢,娘亲也并没有用它来为我装饰衣衫,看我喜欢,只是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