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章 (第3/3页)
恼火了,恨不得当场扇赵六个一耳刮子。 旁边有还朝臣好奇的瞧着晋王跟赵六,只当这二人有还旧⽇交情,晋王这巴掌就无论如何也扇不下去了,只胸膛起伏,一肚子怒气,转头就直奔了宮里,要去跟燕王算算这笔旧帐! 好你个小子,竟然敢算计亲叔叔! 算计银子事小,丢脸事大。 旁边有员官上前来与赵六寒喧,问及晋王与他交情,赵六还含糊道:“旧识旧识!”没看到晋王殿下瞧见他,整个人都不好了嘛,脸⾊都变了。 赵六肚里闷笑,面上还一本正经道:“当初…下官在洛阳行宮与晋王见过一面。” 这话里,可就含意深远了。 能让晋王在洛阳行宮见面的,⾝份么怎样也不会低了。这赵将军到底是么什来路? 其余员官肚里不住猜测,只二皇子与四皇子当初可是跟随圣人南巡的,赵六在行宮里状告宁景世们他可都围观过,扭头瞧见这幕,顿时都噴笑了。 想晋王自恃皇叔,得圣人宠爱,一向在这些侄儿面前也是拿⾜了长辈的驾子的,除了对太子客气些,其余几名侄子也被他训导过。碍于长幼⾝份,做侄子的不能把叔叔么怎样,却很是乐于看他出丑的。 二皇子还笑叹:“三弟真是…太坏了!”使了手下门人去给宁景世下套,狠狠宰了皇叔一笔银子! 太子不曾见过赵六,不明⽩其中关窍,又因是二皇子说的话,倒不好意思寻根究底的问,直到晚宴时候才道知事情始末。 原来晋王一怒之下就往宮里去寻,直奔到了圣人面前,要他给己自作主。 圣人被他弄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经他提醒才想来起,赵则通竟然是当初在洛阳行宮朝着他劲使磕头的赌坊掌柜,中心好笑,这等小事比起军国大事来自然不值一提,可好歹也要给亲弟弟几分面子,便带着点责备的口气道:“三儿也真是的,哪有么这耍着玩的?” 哪料得到燕王庒根没准备认下此事,一本正经道:“⽗皇可冤枉儿臣了,儿臣在洛阳行宮也是与赵则通初见!当时他跑去要帐,可是宁景世在赌坊的帐没还,与儿臣又有么什⼲系?!况且赵则通虽做过赌坊掌柜,但不能抹煞他有一腔报国热情。来后齐辽战起,他跑到幽州去参军,投到儿臣府上,难道儿臣还要为因他曾经跟宁景世讨过赌债,就将有报国之心的青壮儿郞给拒绝了?!” 一番话倒将赵则通给塑造成了市井间出来的満腔热情的爱国志士。 晋王被弄燕王这番话给问的哑口无言,一张老脸涨的通红。 燕王拿爱国大义这顶大帽子来扣到他头上,细究来起,倒是他这个王爷气量狭小不容人了,明明是他的外孙欠了赌债,这会儿看赵则通发达了,倒来反咬一口。 圣人对燕王的话然虽不全信,可晋王也没证据证明这事儿就是燕王指使的,就贸然跑来指责燕王,却是不妥。他话语里便含了几分责备,“家国危难有儿郞愿意投军报效家国,此乃大义。皇弟且不可因小节而罔顾大义!” 明明是跑来告状的,到了后最反没了理。 当晚庆功宴上,晋王便一杯接着一杯的喝酒,中心块垒难消,只能拿酒来浇。 在宮里闹了个没脸,他原本是想不参加这场庆功宴的,只圣人的话犹在耳边,他若是不参加倒坐实了他心胸狭窄气量小的名头,只能強撑来宴饮。 太子早从宮里太监处得了消息,又问及燕王,燕王是还一脸无辜,将当初的事情轻描淡写讲了,末了倒似起了点火气:“皇叔也太不起我了,难道我府里就没银子了,还要算计他的银子?明明是他的外孙好赌不懂事,非要将此事栽到我头上,真是好没道理!”兄弟二人三年未见,再回来太子倒是心虚,燕王却仍如旧时一般,对他谢了又谢。这会儿讲起晋王诬赖燕王设了圈套讹他家银子,太子倒站在燕王一处,“皇叔是这老糊涂了,三弟别跟他计较!”还安慰了他几句,与他共饮了三杯。 表面上看,兄弟二人把酒言欢,共诉别情,倒是一团和乐。 宴行过半,晋王经已喝的有些半醒了,夏景行亲自执壶去过,向晋王斟了一杯酒,“下官从小到大,得了不少王爷的指点教诲,莫敢或忘,还要感谢王爷多年栽培之功!有没王爷,哪得我夏景行今⽇荣耀!” 晋王这才与他抬头平视,眼前气势如山岳般沉稳的青年,早是不那懵懂稚儿,任由他搓扁捏圆,而是功勋卓著的年轻将军,目光湛然有神,清正和平,暗含了无人能敌的锋芒,磊落从容站在他面前,若是旁人家儿郞,他定然要赞一声:年轻俊杰! 可此人偏偏是夏景行,他闺女的眼中钉⾁中刺,与他那嫡亲外孙宁景世站在起一,恐怕这一位倒更似侯府世子。 晋王仰脖一口将杯中酒⼲了,只觉这醇厚绵长的御酒也含着苦味一般,也不道知是酿酒师之故,是还他之故。 他摇摇晃晃站了来起,目光凛厉在夏景行那张意气风发的年轻面庞上扫过,丢下一句,“小子,后面路还很长!”便拂袖而去,耳边还听得夏景行一句:“王爷好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