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情玫瑰_第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2/5页)

疯狂了,没想到瑞德更甚,准备花大钱把一座破柜子抬回去。

    “对,我就是看上破柜子。”瑞德冷睇净会鬼叫的好友。“这个破柜子是大清王朝中期的作品,时约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之间,是竹木柜,这对向来喜爱紫檀木的清代来说,极为难得,你有什么意见?”尤其它又出自王府内院,更属可贵。

    “没有意见,当然没有意见。”开玩笑,雇主都翻脸了,他能有什么意见?“我只是搞不懂你干么花这么多钱,买一个不起眼的书柜,天晓得它实在不便宜。”

    “美金一万八到两万五之间,这是预估值。”瑞德点头。“不过我想成交价应该不会相差太远,毕竟家具一向就不是拍卖会上的主角,能不能顺利卖出去,还是个未知数。”他有信心能够得标。

    对于好友奇高无比的信心指数,维特向来是没什么意见。谁教他是个大外行,对古董一窍不通,唯一懂得保护好友的资产,而且还得不到应有的感激。

    没错,他就是那个可怜的会计师,平日做牛做马,没事还得挨刮的可怜虫。别看这个头衔听起来颇为响亮,其实只比奴隶好一点,不用挨鞭。除此之外,举凡清扫厕所、到清算厕所的卫生纸他无一不包,他甚至没法好好度周末,只因为他的雇主想买一个破得可以,但贵得吓人的竹书柜。

    “你不觉得你已经买太多古董?你那座城堡都快放不下去了。”虽然明知是在白费口舌,但维特还是克尽会计师的职责,用力为雇主打算盘。

    “还好吧。”很明显瑞德不这么认为。“城堡里多的是房间,随便找一个角落摆着就行了。”

    “可是你已买了好几吨古董!”维特不自觉地提高声量抗议。“我今天早上才算过,这一年来你总共买了五幅画、七只花瓶、十三张桌子和九个柜子,每一项单价最少都在五万美元之谱。”

    “所以相较之下,今天这个柜子就像捡到的一样,只需要花费一半的价钱。”瑞德很快回话堵住维特的嘴,省得他再继续啰唆。

    “两万五还便宜?你简直是…”维特还是唠唠叨叨,不明白他怎么那么爱买。他那座城堡摆满了中国的古董,真不晓得他到底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

    “我看你前辈子八成出生在中国,才会对中国这么着迷。”

    这倒是。

    瑞德瞄了身边的维特一眼,对于他的评论不置可否。他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尤其爱收集中国古董,也因此害他的好友心脏病发作,成天担心他会因此败尽家产,连带付不起他的会计师费用。

    “放心,该付给你的钱,我已经事先开好了支票。十年之内,你都不必担心我会赖帐。”他拍拍好友的肩膀,安慰兼调佩道。

    “谢天谢地,就怕你会跳票。”维特稍稍放下的心,又因想到兑现问题,再一次局促不安起来。

    瑞德摇摇头。不愧是会计师本色,无时无刻不想到钱。

    拍卖桌方向传出一阵阵落槌的声音,提醒他们该结束对话了。瑞德这才收敛起心思,专注凝视被缓缓推出的清代家具,凝神聚气起来。

    他所看中的这个书柜,是清朝中期的作品,样式简洁,质朴高雅。整个书柜共分四层,中间再饰以两个抽屉,将上下两层分开,因此严格说来应该是五层。上两层,由一简单的木条做为夹层,书柜的靠背,由类似破冰的冰格纹组成,通过规律性的排列,形成极有秩序的一种连缀式几何纹样,是明清时期建筑和家具上常见的图样。

    至于下两层,也是由同样的纹饰组成,书柜的顶端和末端再饰以更宽大的木条,底部有四只脚,约莫一个成年男子的高度。总而言之,这是个看起来、或摸起来都很质朴的清代家具,却出自于一个王府之家。

    “各位先生女士,现在我们开始拍卖这个书柜。这个书框是清代中期的作品。经专家评估,制成时间大约在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之间。据卖方表示,这个书柜是出自于清朝某个王府,极具历史价值。底价从一万八千美元喊起,每举一次牌加码一千美元,现在开始喊价!”

    拍卖台上的主持人,亦是之前他们口里所说的强尼,正奋力捉紧麦克风,大力推销刚推出来的古董家具。

    瑞德琥珀色的双眼,紧盯着拍卖台前的竹书柜不放。原本散漫慵懒的目光,在遇着被涂成黑色的书柜后,突然变得锐利起来,整个人蓄势待发。

    “一片乌漆抹黑,真可怕。”坐在瑞德身旁的维特,显然不如他的雇主那般欣赏书柜地直发抖。“要我说,我会说中国人的审美眼光真是诡异,好好一个书柜干么涂得像吸血鬼的衣服一样…”

    维特不解风情的批评,立刻为他赚来一记薄凉冷睇。他连忙闭嘴,以免一会儿他的雇主要是想不开,找他当陪葬品可就惨了。

    瑞德根本懒得同维特这个人外行计较,清朝以黑为贵这点可不是人人都懂,尤其维特这个只认得钞票的家伙,更是不可能知道。

    他轻松地举牌,将一万八千美元的底价往前加进一码。他有把握,能在预算内买到书柜,毕竟家具不是拍卖会的主流,交易的状况也不像古画那般热烈,应该不会有太多人跟他抢标才对。

    他的想法是这样的,只可惜事与愿违。坐在他右前方的中午男子见他举牌,立刻也不甘示弱地举起手中的号码牌,将底价又往前推。

    于是乎他又举起牌,再加一码。其他的人跟进,转眼间便将价码抬高到两万三千美元之谱,而那位中年男子却还没有放弃。

    褐眸转冷,瑞德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