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花裙子 (第1/3页)
花裙子 不是不喜欢女孩子穿长裤。 但是一直偏爱花裙子。 是那种大圆台式束腰花裙子,小小上衣,配马尾巴平跟鞋,比较深色的口红完全不画眼睛。 怎么,熟悉吧?对了,这是多年前流行的打扮,你的姊姊,阿姨,姑姑年轻的时候,也许穿过这样的裙子,在你的记忆深处,总存有亲切感。 最近这几年,不知怎的,时装复古,无论是四十年代的垫肩,五十年代的窄腰身,以及六十年代的短裙子,全部堆在一起,古老作时兴。 但最心爱的,还是花裙子。 它撩起我无限回忆。 渐渐想起,当年的初夏,十四岁的我,如何爱上了年长数岁的表秭雅儿。 今天,开完会,趁有空,对女同事祖儿说:“你们为什么不穿花裙子?这些职业女性穿的套装再名贵也不好看,硬梆梆,差一条领带就变男人。” 祖儿看我一眼。“大家都知道你对花裙有偏好。” “大家?大家是谁?” “每个人。” “谁?谁多事散播谣言?” “你自己,每个夏天都发牢sao,报怨女同事不穿花裙子。” 我泄气。 “其实,我研究过了,”祖儿说。“你所喜欢的,不过是当年女阿飞的打扮。” “才怪,女阿飞穿三个骨裤子,跳乐与怒。” 祖儿摇头。“你,你巴不得回到那个时代去做占士甸。” “对,你怎么知道?” “你这个人,说你幼稚呢,做起事来却干劲冲天,精明入骨;说你成熟呢,平时谈吐又充满幻想…” 我趋过面孔。“所以你喜欢我,因为我引人入胜。” 祖儿白我一眼,却忍不住笑了。 大哥写信给母亲,想回家。 倦鸟知还。 母亲说太叫她为难。 若是与祖儿一起回来就好了,她说,现在,叫她怎么向亲戚交代呢? 他们老一派的人,至要紧,是要同亲戚有交代。 母亲又说:“还有,最不好意思的是,人家雅儿吃了亏,而我们家儿子是没有损失的。” 她又错了。 男人也会吃亏,男人也有损失,男人,也会老,也会憔悴,也会心碎,也有失落,也耿耿于怀。 男人也是人。 老式女人从不把男人当人。 对她们来说,男人总是禽兽。 你别说这个观点不可怕。 “他带着妻子回来吗?” “是。” “什么时候?” “谁知道,幸亏是儿子,若是女儿,面子不知往哪儿搁,幸亏只得两个儿子。” 大哥隔一个月才回来,坐过长途飞机,精神不振,倦态毕露,英俊而沧桑,懒洋洋的魅力逼人而来。 记得祖儿在候机室一见他便说:“他若追我,我就舍你而去。” 气死人。 祖儿还说:“你的不经意,是装出来的,他的,是真的。” 换句话说,我是伪善者。 女孩子真讨厌。 大嫂长得极美,是华侨,不谙中文,善于微笑。 叙旧完毕,我把大哥拉到一角。 “记得雅儿吗?” 大哥点起一支烟,深深吸一口“不记得了。” 对于他这个答案,非常意外。 “我不相信。” 他微笑。“真的不记得,是谁,你说出来听听。”变为揶揄我。 我呆半晌,不忍问下去。 大哥还是吸着烟,默默地,一言难尽,洞悉世情的一种无奈。 配着他身上麻质回邹的西装,天衣无缝。 他们女朋友多的人有一个优点:嘴巴密。不然一下子传开,谁还敢同他们来往? 大嫂甚喜欢我们的城市。 原来太太们可以什么都不做,她诧异地说:再小的住宅也请佣人,主仆住在一层公寓中,同桌吃饭,双方穿着短裤衬衫挤来挤去。 她原先以为有仆人宿舍单位的大屋才能聘请帮佣。 你别说,她挺讽刺,有意无意透露优越,并不好服侍,是以稍后当他们找到房子搬出去,母亲也未加挽留。 母亲说:“都说老美单纯,没想到也坏。” 最天真的是老妈。 一年一度,我总是趁者雅儿生日那天去探访表姨,买了糕点去,打听消息。 她并没有女儿的音讯。 老房子阴森森地,上了年纪的表姨出奇地瘦,爱抽烟,姿态却还是娴静的,很明理,并没有迁怒于人。 每次她都很客气地招呼我。 这次她问:“你兄弟回来了?” “是。” 表姨不再说什么,只是吸烟。 沉默得叫人难受。 终于沉不住气,问道:“表姊有无消息?” 老人家摇摇头。 我暗暗叹口气。 姨母轻轻说:“也只有你记得她。” 我笑笑,只有我敢说记得她,真正记在心头的,不止我一人。 我说:“也许她生活得很好,乐不思蜀。” 姨母并没有再置评。 我告辞了。 下大雨,倚在露台观景。 祖儿与电脑下国际象棋,有一下没一下的。 这些日子来,我始终与她维持同事关系,涩于更进一步。 她短发,而且不肯穿花裙子。 祖儿抬起头来。“你们兄弟俩真是怪怪的。” “怪吗?这个秘密只有你知道,每当月圆之夜,我们会仰头对着月亮嚎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