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_第217章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7章犁 (第2/3页)

  “你好好想想宝鼎说道”“此计能否成功”

    宝鼎急召卫率暴龙,虎烈卫统领孟长。

    卫率是负责封君府的安全,虎烈卫则是封君的私兵,这两者地位相当,但所掌握的卫军数量却截然不同。不过暴龙很满足了,他在北疆做马贼的时侯,即便是做梦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和手下一帮兄弟竟然能追随大权贵,过上锦衣玉食的好日子。孟长来自跳城“孟西白”自从司马断和白公差高升之后,他就做了虎烈卫的统率,算是武烈侯的绝对心腹了。

    宝鼎把张良来宛谋划刺杀的事说了一下“我们将计就井,让张良完成这次刺杀,以便给我们赢得攻打韩国的借口。”

    “那我们需要设一个陷阱。”暴龙说道“给我们多长时间?”

    “你们先做好准备。”宝鼎说道“这一次绝不能让张良逃了,一定要把他抓住,否则将来后患无穷。”

    暴龙嗤之以鼻“一个刺客而已,手到擒来。”

    “千万不要小瞧这个人,他的才智非常出众,这次如果让他逃了,再想抓他就难了。”宝鼎不得不郑重提醒。历史上的张良是摧毁大秦的重要人物,虽然历史正在改变,但宝鼎无法控制改变的方向,假如帝国再此而加速败亡。那么张良肯定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宝鼎不想错过这个杀死他的机会。

    “武烈侯为何如此看重这个人?”孟长倒是比较谨慎,疑惑地问道。

    “韩国张氏在中原的影响力非常大,这从张良代表张氏在关东诸国奔走合纵就能看得出来。张氏这一代的家主是韩相张平,张平一死,其继承者十有**就是张良。”宝鼎皱眉说道“你们可以想像一下,这个人将来要给我们带来多大的麻烦。”

    “武烈侯正要灭亡韩国,韩国败亡,张氏还能独存?”

    “天下之大,难道还没有张氏的容身之地?”宝鼎摇摇手“如果让他逃了。他会不停地谋划刺杀。我们在明,他在暗,防不胜防,所以我们将来要想睡得踏实,这次务必把他解决了,一劳永逸。”

    暴龙和孟长躬身领命。

    南郡郡守魏起率先抵达宛。魏起是糕侯魏冉的嫡长孙,魏缚就是他的亲弟弟。宝鼎在晋阳打倒了魏缚,搞出来一个盐铁大案,给了楚系沉重一击,双方之间的仇怨非常大。楚系外戚枝繁叶茂,虽然平庸者众,但才智出众者也有不少,比如这个魏起,就是楚系外戚中独当一面的人才。他在南郡做了十几年的郡守,成绩斐然,老太后数次想把他调回咸阳,但南郡是楚系的根基之地,需要一位文武双全谋略出众者坐镇,所以最终只有委屈魏起了。

    魏起深得老太后的信任。对咸阳发生的事一清二楚,他知道武烈侯对于楚系未来的重要性,为此毅然搁置仇怨,全力配合武烈侯征战中原。

    宝鼎还是第一次见到魏起,这位郡守四十多岁,温恭谦逊,彬搏有礼,举手投足间透出一股举重若轻的大家气度。双方相谈甚欢。话题主要集中在春耕和物资转运上。宝鼎说到了翻车、水维磨和独轮车等有助于耕种和运输的新工具。魏起大感兴趣,当即提出看看实物。宝鼎、甘罗和章邯于是陪着他到了白水河边的制造作坊。

    水维磨的制造有一定的难度,但主要构件已经安装成功。魏起显然对农事很熟悉,一眼便看出这种粮食加工工具将大大节约人力。有效提高粮食加工的数量和质量,而人力的节约至关重要,对农耕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接下来的一幕让宝鼎对魏起的印象大为改观。魏起看到独轮车和翻车后,兴趣盎然,马上卷起袍袖,亲自体验了一番。南郡水系发达,船舶是运输的主要工具,独轮车的作用不大,但这种小巧灵活的独轮车却非常适合乡间小路上的运输。至于翻车的功效,魏起则是赞不绝口,当即恳请宝鼎在大批量生产之后,优先提供南郡,因为南郡的田地数倍于南阳,翻车的投用不但有助于灌溉,更有利于南郡把节约下来的人力投到其它方面。

    “尖闻武烈侯是天纵之才,今日一见方知名不虚传。”魏起拎着皮犀抽,赤着双脚,站在河堤上,手指远处巨大的两水轮问道“那又是什么?”

    “水排。”宝鼎把水排的作用和原理大概解释了一下“水排可以有效解决冶铁上的鼓风难题,假如成功了,秦国生铁的产量和质量都将有一个飞跃。”

    魏起眉飞色舞,喜形于色“如此说来,我大秦的兵锋将更加锐利,武力将达到一个惊人的高度。”

    宝鼎急忙摇手“武器不论如何锋利,还需要人去使用,所以大军武力的提高,关键还在于将士们的勇敢和善战。”

    魏起兴致更高,当先举步“走,去看看。”

    “太守,洗洗脚,把皮展穿上。”宝鼎笑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